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前教育研究 -> 正文

基于“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 需求与供给关系探讨

发布日期:2020-11-13   来源:普洱学院学报   点击量:

基于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

需求与供给关系探讨

杨谊金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 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存在资源数量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整体质量偏低,素质不均衡。在此背景下,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带来了新增学龄前人口,这给我国学前教育资源带来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挑战。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落地实施,将对我国出生人口规模产生直接的实际影响,并将在未来数年内对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教育领域,面对产生变动的学龄前人口,学前教育相关部门与机构应当提前做出及时的反应。

一、全面二孩政策与相关概念

(一)全面二孩政策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作出规定,将计划生育政策纳为国策: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1]。在严格执行了30多年后,为了预防人口问题与社会问题产生的矛盾,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在2013年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2015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合理发展,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前提下,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已经于201611日开始正式实施。

(二)概念界定

1.学龄前人口

在我国学术领域内所讨论的广义上的学龄前人口指的是0~6或者7周岁的儿童,而在狭义上的学龄前人口进行讨论时则指的是3~6或者7周岁的儿童[2]。在201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总则下的第四条曾明确指出:幼儿园入园的适龄幼儿一般是3~6周岁。而在人口统计学中,0岁属于婴儿组,13岁属于幼儿组,46周岁属于学龄前儿童组,712周岁是学龄儿童组[3]

2.学前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指的是教育这一行为的过程中所使用、消耗或者占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4]。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学前教育资源包括人力上的学前教育教师、保教人员以及其他幼儿园内相关岗位,物力上的幼儿园数量、班级数量、教室设施条件等硬件环境,财力上的政府拨给学前教育经费等要素。

二、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现状

(一)学前教育资源数量不足,地区差异较大

1.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简称《标准》)中对学前教育用人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在《标准》中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个班级应当配备至少3名专任教师,或者2名专任教师加1名保育员。根据规定,我国幼儿园大班的生师配比最大应该保持在不超过17.51的水平,中班为151的比例,小班为12.51,综合大、中、小班的综合平均生师比不超过151。最近4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师资数量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所以近年我国学前教育生师比数值仍然比国家标准要高(见表1)。

年份

在园幼儿(名)

专任教师(名)

生师比

2014

40507145

1844148

21.97:1

2015

42648284

2051021

20.79:1

2016

44138630

2232067

19.77:1

2017

46001393

2432138

18.91:1

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sjzl/


2017年全国学前教育生师比已经下降到18.911,但学前教育师资总量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也是事实,若按照目前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的增长幅度,预计到2020年可以达到151的国家标准水平。

2.地区和城乡供给差异大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上的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全国各省(市)学前教育生师比数据中仅有北京、上海、辽宁三个省(市)低于国家标准的151,符合国家标准,绝大部分省(市)的生师比仍然是高于国家标准的。纵观全国,生师比最高的省份为广西,已达到30.251,而最低的北京市,学前教育生师比仅为11.581,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比较强大。这一差异不仅存在于东中西部的区域之间,在同一区域内,生师比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根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看,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在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2017年全国幼儿园园数、班级数和实际专任教师数统计如表2,可以计算出幼儿园实际所需专任教师人数,通过比较所需专任教师人数和实际专任教师人数,可以看到城乡之间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差距所在。


幼儿园园数(所)

幼儿园班数(个)

实际专任教师数(人)

所需专任教师数(人)

城区

78961

593017

1150623

1186034

镇区

85807

576473

876958

1152946

乡村

90182

443411

404557

886822

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sjzl/


2017年,全国城区、镇区、乡村幼儿园实际专任教师数量都与所需专任教师数量存在差距,其中城区实际专任教师数与所需专任教师数差距为3万,城区实际专任教师数占所需专任教师数的比例超过97%,镇区实际专任教师数占所需专任教师数的比例为76%,而乡村实际专任教师数占所需专任教师数的比例仅为45%

(二)学前教育资源整体质量偏低,良莠不齐

在国务院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对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的学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在教育部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34.61%21.31%,可以说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中的主体学历层次还比较低[5]。放眼世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有比较高的硬性要求,例如澳大利亚、挪威、瑞典等国家,均对幼儿教师的学历有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要求和规定[6]。在教育部2017年统计数据中,幼儿园园长中拥有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和小学三级专业技术职级的人数占整体比例为35.49%,专任教师中这一比例为23.85%,尚不足1/4。综合这些数据发现,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的整体质量偏低。

学前教育资源质量在地区和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教育部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同省(市)之间,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同样属于东部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的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就要远远高于广东和海南二省。在城乡之间也很明显。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共有614958人,其中城区346199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6.30%,镇区199568人,占总人数比例为32.45%,乡村69191人,占总人数比例为11.25%[7]。综合前文数据和分析可知,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整体质量偏低,且参差不齐,不同省份之间学前教育资源素质存在较大差距,且乡村地区在学前教育资源质量方面尤为薄弱。

三、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带来的挑战

(一)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资源数量上的挑战

有学者认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后每年将新增出生人口300500[8]。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11日开始实施,因此学龄前人口迅速增多的现象将发生于2019~2021年,并且学龄前人口数量将在2021年达到最高值[9]。根据此项预测,2019年开始将产生600万学龄前人口的增幅,这一数值在2020年将达到1100万,到2021你那将达到1500万的最高值,之后增长幅度将开始放缓[10]

(二)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资源质量上的要求

1.学前教育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从独生子女转变为长子长女的幼儿,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其次要求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对家庭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后要求教师运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关注科研和学术前沿,博采众长,同时将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投入到实践中去。

2.学前教育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

首先,专业的儿童发展知识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心理的儿童因材施教,找出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所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其次,专业的教育知识有助于教师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组合运用,针对不同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手段,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最后,专业的通识知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解读国家政策,提高家园沟通效率。

3.学前教育教师要提升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要求幼儿园专任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反思能力。观察是了解儿童个体的基本方式之一,这有助于教师发展儿童的异常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因材施教。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展开家园共育,从而帮助儿童健康发展。反思能力有助于教师时时自省,反思自身在理念、方式和相关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

四、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优化思路

(一)充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数量

1.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

由于二孩群体入园对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出的巨大挑战,因此要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规模。相关师范类院校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招生规模,支持高等院校增设学前教育专业。

2.拓宽学前教育师资选拔通道

高等院校要鼓励中小学在岗教师中有意愿从事学前教育者进行转岗培训,能够通过考核则可以转为学前教育教师。此外,还可以实行弹性的招考制度,对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的社会人群也可以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加强学前教育师资教育与培训

1.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高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应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严格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设置全面合理的课程。同时根据社会实际,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心理学方面的培养力度。

2.加强在职培训力度

首先,教师要深刻解读全面二孩政策的内容,理解政策对幼儿园、家庭和儿童的影响,工作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重点了解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园沟通的重要性,重点掌握儿童心理特征和疏导方法。

五、结语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存在资源数量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且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整体质量偏低,素质不均衡。为了填补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的数量缺口,要从扩大招生规模和拓宽选拔渠道出发来充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数量,从而满足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提出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郑益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及建议——兼论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教育科学,2016,32(3):83-89.

[2] 杨顺光,李玲,张兵娟,.全面二孩政策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基于未来20年适龄人口的预测[J].学前教育研究,2016,(8):3-13.

[3] 洪秀敏,马群."全面二孩"背景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供需变化与挑战——以北京市为例[J].教育学报,2017,13(1):116-128.

[4] 黄新苹.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影响研究[J].教育探索,2017,(3):86-92.

[5] 王艺芳,姜勇,林瑜阳.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基于Leslie模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3).

[6] 李玲,杨顺光,龚爽.全面二孩政策下学前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J].农村经济,2017,(4):122-128.

[7] 刘宇.上不起的幼儿园——以青岛市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幼儿园入园难的现状调查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7).

[8] 刘苗苗.学前教育小学化亟待纠正[J].瞭望,2017,(36):58-59.

[9] 崔总合.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耦合: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8,(4):20-24.

[10] 洪秀敏,姜丽云.新时代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与对策——基于北京市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