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校徽标准-幼专-蓝带字

文化释义

合肥幼专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其释义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15-11-11 00:00:00 点击数:

校训:一切为儿童

“一切为儿童”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毕其一生对儿童教育事业的感悟。合肥幼专以此为校训既是儿童教育百年历史传承的需要,也在其包蕴着丰厚的儿童观、教育观、道德观和文化观等内涵,更在于彰显我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想,并时刻鞭策合肥幼专师生不忘儿童教育归旨,即“为儿童”。

儿童观方面,“一切为儿童”,看重“儿童”二字,即尊重儿童的个性,把儿童当儿童。合肥幼专培养的人才正是儿童的启蒙老师,他们的儿童观直接决定着未来儿童被教育的走向。

教育观方面,“一切为儿童”,看重“一切”二字,所有的教育资源、教育思想和情感都为儿童而储备。

道德观方面,“一切为儿童”,看重一个“为”字,合肥幼专人所有的道德行为都遵循“为儿童”这一条准则。

文化观方面,“一切为儿童”更可延伸出“为了儿童的一切”,是自陈鹤琴以来儿童教育理念在精神和实物上的凝练和传承,也是合肥幼专校园文化的灵魂。

校风:忠诚、勤奋、朴实、文明

“忠诚”二字字义相近,同义强调意思是去伪存真,从一不二,信守诺言,忠诚彰显爱与责任。

“勤奋”二字,“勤”为人生奋起之铺垫,“奋”为理想坚守之支撑,勤奋积淀智慧。

“朴实”二字,“朴”行之于外,表明去铅华,归本真,“实”则行之于内,意在养敦厚,重踏实,朴实滋养品行。

“文明”之始在于克制,在于包容,更在于平等,文明带来进步,文明传承美德。

“一切为儿童”的教育事业需要参与者的爱与责任,需要传承者勤奋刻苦磨练意志,储备实力,甘于奉献。

教风:身正、学高、乐教、爱生

“身正、学高”取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是教育之船,师德是教育之帆,学高似源水,身正似载器,承载“一切为儿童”的教育重任。

身正:己身正方可正人,严于律己,才能言传身教。

学高:高标准的教育人才,坚实的知识储备,是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

“身正、学高”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乐教:意在彰显一种情怀,传播一份信仰,以阳光的心态爱好教书,教好书,把书教好。

爱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合肥幼专教师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渗透在和风细雨的传道之中。

“乐教、爱生”是教育工作应具备的道德情怀。

“一切为儿童”的教育事业需要合肥幼专每一个教师践行“身正、学高、乐教、爱生”的教风,以身正自律,以学高自省,以乐教取信,以爱生为本,传道授业解惑。

学风:博学、勤练、善思、敏行

博学:合肥幼专培养的学生注重专博互济,注重跨学科融合,注重专业互渗,注重文化与技能并重,注重理论与实践兼得,真正体现“博学”。

勤练:与校风“勤奋”相通,意在激励学生勤学苦练,夯实专业基础,学有所长,磨练专业技能和个人意志。

善思:意在考量学生钻研反思的能力,思学识,思行止,思人生,不死读书,读死书,能思考,方懂质疑,亦可有所创见,惟三思,方可后行。

敏行:除了行动果决迅速之外,也有“查其行”之意。“动如脱兔”是因为反应快捷,经验准确。没有善思,何谈敏行。

学风“博学、勤练、善思、敏行”,博学是目标,勤练是手段,善思是方法,敏行是归旨,共同造就“一切为儿童”教育事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