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3:40,由基础部承办的第十七期“鹤琴讲坛”在艺术楼音乐厅举行。本次讲座以《我们对孩子的责任与方法——从古代经典谈起》为主题,由央视《百家讲坛》学者、合肥工业大学钱斌教授主讲,基础部主任赵青松主持。合肥幼专各系部分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及在校各专业部分学生共同聆听了钱斌老师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钱老师从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谈起。《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有很多论述领先当时世界的,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涉及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科学技术,甚至音乐、诗歌、书画等各个学科领域。之所以沈括可以有如此成就,那是因为在他早年教育中有一个懂得保护和支持他好奇心的母亲。真正的培养,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兴趣和能力。好奇心是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他寻求知识的动力,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通过对沈括早期教育事例的分析,钱老师讲明了幼儿好奇心的培养与其今后成长成才的重要联系,启发幼专学生在日后投身幼教行业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在幼小的心灵播下好奇的种子。

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会出现许多具有首创性、广阔性和深邃性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又被称之为“元典”。钱老师建议学生们要多读这些文化经典,从中领悟、感悟和陶冶一种精神。钱老师用《洗冤集录》中的几个案例,和学生们分享了几种具有东方特色的破案技术,启发学生们学习创新精神,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等,提出新方法、新观点,具有发明创造的勇气和智慧。只有这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用《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两位作者“奇才、衰才、通才”的传奇人生,解读了两本著作中的科技成就和作者探索科学的精神,启迪学生要学习科学精神;用《西游记》中唐僧历经14年,面对种种诱惑而不放弃,最终到达西方并取得真经,来引导学生们学习他的坚持、自强不息,学习这种冒险精神。钱老师强调,中国梦需要有精神的娃娃。需要这样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冒险精神,使之成为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和灵魂。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讲座过程中,钱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学生们也听得十分认真。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提了很多问题,钱老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掌声阵阵,气氛活跃。最后,钱老师给学生们签名赠书,并和学生们合影留念。
此次讲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树立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坚持阅读文化经典,学习其中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植根于幼儿的心灵,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义务。(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