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男,党龄7年,社会管理与服务系辅导员、系团委负责人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党员,学校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此次有幸作为学校下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的一份子。20多天的社区服务工作,工作内容与强度跟其他战友们基本都一样,都是在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面对日益热闹的城市,我骄傲其中有我一份力量。
20多天以来,我先后在瑶海区七里站街道的两个社区、三个工作岗位、四个工作时间段上战斗过,现在我在街道下面的东七社区的一个三无小区,参与下午18点到晚上24点的值班工作。相对现在的“春风和煦”,之前的“倒春寒”和晚上的交通问题,让我还是有所顾虑的,但社区领导跟我沟通时说明了人手紧张、夜班老同志的身体健康和文化水平无法胜任信息登记工作的情况后,我还是答应了,因为我是一名党员,来自合肥幼专。

不论是学苑社区,还是东七社区,有物业的小区都很少,而我战斗过的土山路城中村,虽然里面道路错综复杂、聚集着大量的租户,但截止到目前一列确诊或疑似病例都没有,居民生活秩序正常,这就直接印证了社区委的管理成效,而其中前期常住人口信息的准确统计、发挥利用老党员、老同志的影响力、利用“志愿汇”等APP招募、管理志愿者的有些工作方法十分亮眼,值得学习。
社居委的一些工作细节的处理让人佩服和暖心。第一时间制定出卡点的工作标准,避免了因为人员换岗带来的管理尺度的不统一;为每一个卡点制作公示牌,不仅亮明了负责人、网格员、志愿者的身份,也展示进出卡点的要求和社居委的联系方式;收集每一个志愿者的工作照片,制作了“最美疫情志愿者风采”展板,为每一个志愿者发放了一份塑封好的感谢信.....
而20多天以来,我也看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不论是东七社区的聂书记还是学苑社区的孙书记,两位同志自疫情发生以来都没有休息过,始终冲在一线。其中孙书记为了方便工作也为了避免感染家人,自年前就搬到居委会附近一处老房子里一个人居住。聂书记每一天晚上都会到各个卡点检查工作,而这一趟检查最少得两个小时。还有一些社区同志,在市区两级志愿者没有过来之前,已经连续值了五、六个大夜班,无怨无悔。
多一份经历,多一份成长。“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们无比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