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至10月31日,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生处和各系部积极参与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2016级高专和初专共1600余人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本次普查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自评量表(EPQ)和初专生心理健康问卷,并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分别采用了纸笔测试和网络测试两种方式。

对1124名参试高专学生信息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校2016级高专新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测试各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临界值。被测试者因心理原因感到身体不适、有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摆脱不了的强迫性的想法或者行为经常感到焦虑不安、悲伤难过、过分自卑、偏执自负、对他人存有敌意等情况的占总体的比例极低;没有异常的恐怖和悲观忧郁情绪或者精神异常表现。
对2016级高专学生进行人格测试的结果为,精神质的平均分为45.51,标准差7.48;性格的平均分为58.34,标准差为9.98;神经质的平均分为53.57,标准差为11.18;掩饰性的平均分为49.68。由此表明,参试学生总体在内外向、情绪性、精神质三个维度表现较好,绝大多数学生具有教师职业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2016级初专学生的测试结果显示,被测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90%以上的学生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但结果同时显示,有小部分同学仍没有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感受到一定的学习压力。
按照工作计划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为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部分学生进行约谈,以便于更全面、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更有效的教育和干预措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结合普查结果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针对新生的心理特点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