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校徽标准-幼专-蓝带字

合幼要闻

不断学习,做专业化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前来我校讲学

来源:  发布时间:13-08-16 00:00:00 点击数:

8月14日,合肥幼专为国培置换班学员请来了中国学前教育界大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刘教授学识丰富,用她那平易近人的口吻以“新定位、新形象、新要求”为题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员们对幼儿园教师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对今后的专业化成长点亮了指路的明灯。

关于角色定位

以前曾在网上流传过这么一段关于幼儿教师的调侃段子,说幼儿教师是保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幼儿教师是侦探,解决孩子们的纠纷;幼儿教师是修理工,修缮班级的破破烂烂……各行各业,幼儿教师都能沾上边。这种对幼儿教师的全面认识,除去社会对幼儿教师了解不够,老师们对自身的定位也很模糊。今天刘焱教授从专业化六个标准入手,分析了幼儿教师能否成为“专业人士”,又如何成为“专业人士”。从宏观上看,幼儿教师专业化能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更长远的甚至能影响整个民族的未来。从微观上来说,对每个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社会地位、个人修养等都有明显提升。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既无上光荣,又责任重大。

关于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明确了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这一观点,打破了以前重视艺体技能的局面,转而关注教师专业化技能(包括职业理想和信念、职业规范和道德、专业知识和幼儿园综合教育工作能力等)。而要想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就要加强学习。而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比较忽视理论的学习,更多的侧重自身技能技巧的培养。很多时候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往往不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背后有什么理论支撑?”刘焱教授说得好:“没有好的理论,不会有好的实践。”,这正是幼儿教师薄弱的地方,借助这次国培的机会,大家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关于教学反思

一直有口号,号召老师要做反思型教师,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反思的教师少之又少。平时工作的繁杂、琐碎,老师们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很多时候反思都是为了反思而反思,没有真正起到反思的作用。刘焱教师用案例为大家阐释了什么样的教育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并列举了反思的内容和具体反思问题,给大家搭好“梯子”,帮助大家学会反思,从而提高反思的能力。

短短一天,刘焱教授的讲座给我们不仅仅是《专业标准》的解读,而是更深层次地使大家对幼儿教师有了全新的认识,激发大家对自身职业的无限热爱,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化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