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场馆动态 > 正文

场馆动态

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教育更"走心"

2025年04月19日  点击:[]

为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塑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本领的新时代大学生,2025年4月18日,学校组织50余名师生先后赴潜山野寨中学和桐城六尺巷开展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在“依陵建校、以校护陵”的野寨中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师生们景仰抗战忠烈,深切感悟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深入了解“礼让清廉和谐”的传统美德,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古鉴今的当代价值。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参加此次活动。

21869

当天上午,在合肥幼专98级校友李云南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走进了古木参天的野寨中学校园。“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1943年,皖鄂两省十三县知名人士发起倡议,在天柱山麓野人寨修建陵墓,安葬了从各处战场搜寻到的985名阵亡将士遗骸。并在此开办学校保护陵园,一座陵园和一所校园就此血脉相通、相依相生……”沿着布满岁月斑驳的石阶拾级而上,师生们在抗战将士墓葬前鞠躬致敬,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随后,缓缓走过忠烈祠、景忠厅、浩然亭,并在镌刻着“抗日英烈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肃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旁,讲解员深情讲述着英烈事迹,谢鼎新将军“吾儿闽川,读书救国!”的呐喊仿佛穿越时空,回荡在大家的耳畔,令人心潮澎湃。国防教育主题馆内,师生们仔细研读了野寨中学学子们写下的“携笔从戎报家国、我以青春写梦想”信件,字字句句质朴动人,展现了该校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学子们的报国志向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殷殷嘱托化作自我要求,砥砺前行。

2AD14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抗战英雄和所有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这是一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红色沃土,无数革命志士曾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地投身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对历史的铭记,都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对历史敬畏、对英烈追念,是心中最深沉的情怀,也是行动的不竭动力。

1F461

午后,师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来到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停驻在六尺巷遗址前。斑驳的砖墙、古朴的石板路,处处诉说着这段流传三百年的礼让佳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解说员讲述着清代大学士张英让墙成巷的典故。同学们驻足聆听,细细品味着“窄巷虽仅六尺,胸怀可纳天下”的深刻内涵。大学生国防动员志愿服务团的学生代表感慨道:“六尺巷的故事让我懂得,谦逊礼让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移步至六尺巷廉洁文化展馆,师生们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展陈,系统了解了桐城派“崇文重教、清正廉洁”的文化传统。展馆内,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廉政箴言,生动诠释着“文以化人,廉以养德”的深刻哲理,六尺巷所蕴含的礼让精神和廉洁文化,对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程的最后,全体师生在六尺巷前合影留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礼让和谐”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AF3

我校将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让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感染力与影响力,更要真正“行”在路上、“走”进心里,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人生引导课。(文:戴静然 图:徐儆儆 大学生国防动员志愿服务团 大学生记者团 审核:王曲云)

下一条:安徽省防空防灾宣传教育体验馆——“云参观”数字展厅

版权所有: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186号 皖ICP备07502099号-3